大家好

我孩子拿到了两所女校 Prep 的 offers:

St Catherine’s

Lauriston

现在觉得很难在这两所学校间选择。

请问有没有比较了解这两所学校的?

我们负担学费没有问题,就这一个女宝。但我们也不是富人。我这个当妈的最大的担心就是学校存在炫富看不起人的习气。School tour 的时候两所学校的学生都很好,但真希望有了解的能给些一手资料。

另外,St Catherine’s 考试成绩不怎么好啊,跟 Ruyton、Laurisron 比的话。有没有知情的,是不是St Catherine’s 的学生不注重学习啊?

谢谢。


至少从名声上来说,St Catherine’s 是那种 Old Money 传统殷实家庭较多的女校。一般为孩子选择这所学校的家庭不是为了学习成绩。但我也认识一位该校小学部的老师,近年来,该校比较强调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教育,而且近年来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巨大的。当初该校的情况她说她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但现在该校的情况很好,她会送。

Lauriston 的文化是那种自推压力比较大的,设置期望值较高的。适合一部分学生,而有的会觉得不适合。

还有,我估计你们住的离这两所学校不远。这样的话,你或许会发现附近 Strathcona, Camberwell Girls 和 Carey 这些学校的孩子有更多来自和你们有类似社会观念的家庭。


认识的人里面有孩子上这两所学校的。有的很满意,也有的不满意而转学了。不同届的学生差别可以蛮大的。(有的年级好,有的年级不太好 - 看年份的。)


(楼主):我们是住在Toorak (注:墨尔本房价最昂贵的区),但是是公寓房。因为我们想上班近。我不知道别的家长会不会因为我们不是住在(Toorak 众多的)豪宅而看不起我们。我本身根本不在乎,但我想我家的女宝能够有一些学校的好朋友愿意过来我家玩。这是我前面说的对炫富看不起人的习气的担心。

谢谢前面网友的发言。很遗憾推荐的那三所学校都已经没有位置了。


Toorak Primary 小学成绩不错,你愿意考虑这所公校吗?我这个问题是善意无它意的。


你们附近的公立小学应该都很不错。

你要是只想考虑私校的话,我的经历是 st cath’s 有炫富看低人习气。我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的。

考虑过 Wesley 或 St Michael‘s吗? 再就是, Toorak 很多孩子去 Kew 上学:MLC, Ruyton 和 Carey.


(楼主):谢谢楼上的发言。Toorak Primary 是看起来挺好啊。我们来澳洲不久,所以不知道公校、私校之间差别究竟是什么,有多大。我本觉得女校比较好。我当初上的是女校,很喜欢。我老公上的是男校,也很喜欢。

很希望有网友能多介绍一下 Toorak Primary 、 Loreto 、 Lauriston 的一手经历。

但我不喜欢 MLC。看她们午饭时间分成很多互不搭界的小团体。而且学校太大,没有个性化。

Ruyton 嘛,真不好说。就参加的 school tour 来说, St caths 一点都没有给人炫富习气的感觉(虽然该校似乎有这样的名声),但 Ruyton 是真让人感觉得到有傲骄看低人的风气。当然一两次的参观学校不应该做为判断的唯一依据。


我女儿当初去了 Toorak 另一所天主教会女校,从 Prep 到二年级。学校照顾学生很好,教学内容丰富,女儿很喜欢。但我们真真是里面比较穷的家庭了。其实我们不算穷,在 Albert Park 有独立自住房(注:算是中产偏上的家庭了)。但学校里有钱的人家太多了 - 是那种住 Toorak 大豪宅,或是在 Elsternwick 家里有室内泳池的等等。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家庭多样化不够(有钱的太集中),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圈子不合的那个。文化氛围也是比较传统保守的。

我觉得 Strathcona, Shelford, Wesley, MLC, Sacre Couer 这些学校家庭富裕程度比较多样化。还有就是当初女儿那所 Toorak 女校到了小学高年级之后就好多了,很多孩子是从墨尔本各处过来上学。

从学习成绩和家庭多样化的角度我推荐 MLC。而且我会考虑公校上到四年级,然后从五年级入一所上面所说的较好的私校。

(我们近年来不在墨尔本了。)


楼主你需要搞明白的是,学校学习成绩好是因为吸引来了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不见得是学校本身的功劳)。

我们把自己的孩子三年级时从公校转私校不是为了成绩上考高分,是因为她在那所公校里有几科滞后,而那所学校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我们转去的这所私校 ATAR 成绩上没有周围的学校好,但他们对我女儿这样的学生照样欢迎(就是这样的学生:整体智力挺高但极其不平均:有的方面超高有的方面远低于平均),这是我们决定的原因。

我们现在这所私校并没有傲骄看低人的风气,因为很多家庭都跟我们类似。


我有一个闺蜜当初上的是 Lauriston(拿奖学金上的)。她和单亲妈妈一起过,家庭环境比较穷。她绝对觉得学校氛围不包容,完全没有归属感。这是有些年以前了,不知现在情况怎样。


你那个区的政府学校系统很可能很好,特别是小学阶段。家庭分布也会更合理。

女生上私校中学位置不算难拿。男生难一些,因为墨尔本男校少。

男女共校和单一性别学校各有优劣。先认真研究一下再决定,不要就因为“我当初上的是女校”就这么为孩子决定。需要放开眼界根据你孩子的具体情况仔细研究。


我儿子的幼儿园小朋友有几个去了 Toorak Primary。很满意。我当初也去参观过,觉得很好。成绩好,活动丰富,有外语课,还组织孩子去 New Caledonia (注:位于澳洲以东一千二百公里的一组法属领地)。

我儿子是去了 St Kilda Primary,因为离家超近。

我同意你对 MLC 的观点。


(楼主):多谢各位!考虑因素很多啊。我绝对要去参观 Toorak Primary, Loreto 和 Carey。我女儿现在两岁,Carey 恐怕太晚了吧。

我们是新移民不了解墨尔本,特别感谢各位的信息,不然只有盲猜了。


女生就算是 Prep 入 Carey 都不一定多难。男生就不同了。


(楼主):我周一就给Carey打电话咨询。我女儿其实不是娇女型的,所以说不定男女共校会适合她。

我本来已经基本定下来就 St Catherine’s 了,但还有两年多呢,考虑一下其它选择也没坏处。谢谢了。


我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大概得百多年前了😭),流传的笑话是,想当一名律师的女孩去上 Lauriston,想嫁个律师的去上 St Caths。我以前工作的头儿把女儿送去 St Caths,说是因为女儿不够聪明,想让她入到那个圈子里嫁个有钱人。没错,他是个傻蛋。

这些学校现在的情况我不了解。

赞成了解 Toorak 周边政府小学的建议。也可以去考察一下 Wesley。


我在维州东部乡村地区。前两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极聪明的姑娘,当初有三个学校给了她奖学金 (Scholarship Offers) - 其中两所就是楼主你提到的。她选择了 St Caths,很满意。她们家不算富,她的性格也有点怪。我好奇就问她啊。她说 St Caths 有一些女生是有钱人家看不起其她人的,但大多数女生都挺好,对她这个乡村来的新住校生挺好的。她是九年级去的。


(楼主):谢谢楼上。你讲的这个例子跟我参观学校时的感受一样,绝大多数的女生都很好。


有的在公校小学的家长中学只会考虑上私校。

有的则是绝不考虑私校,但她们的孩子聪明,进了精英学校(她们真算是幸运,政府出资提供了她们的“不寻常”儿童需要的教育)

有的私校的家长本来是更愿意孩子在公校体系上的,但孩子的学习发展不均衡,公校不适合。

也有一小部分从学前班就上私校的,觉得上公校的都是不如他们的那些“普通人群”。

你所在的区的人口构成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观念。


	对更多内东区女校的网上发言:

我认识的里面有送孩子上 Ruyton 和 Strathcona 的。都很满意。主要跟你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你自己的理念有关。

Ruyton 的名声是很追求“出色、精致的上层阶层”,学生家庭方面 lots of old money。学校实际看起来挺 nice 的。更强调优秀。音乐、运动、学习成绩等等方面都比较强调。另外就是或许有“我得跟得上富贵的攀比”的无形“跟攀”文化。

Strathcona 嘛,很多人都说对学生的培育很好,是我很喜欢的学校之一。就算一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长处还是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和表现的机会。

自己多参观多了解吧。我认识的还有很喜欢 MLC 以及 Fintona 的。

-

其实我已经参加了一些 school tours 了。但你没有真在那个环境里的话是很难了解究竟“合不合适”的 - 表面看起来个个学校都很棒。真希望有在这些学校的家长的真实意见啊。

对 Camberwell Girls Grammar 有了解的吗?


Fintona 这两年音乐系变动很大,冲着这方面考虑的需要谨慎。

上面说的 Ruyton 的(复杂的)名声确实存在。我认识的一家,大女儿去的是 Ruyton, 但下面两个就改去 Strathcona 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是 Ruyton 的典型家庭类型。”

Ruyton 和 Fintona 在强调学习成绩方面似乎比其它女校更甚,但 Strathcona 的成绩去年很好。

我女儿从 4年级到12年级上的 Strathcona。 我们很满意。她们对于即使不是学习成绩出众的学生也热情接纳的态度促使了我们当初的决定。

还有就是搭公交上学路上的时间是一个择校因素。


我认识的里面去所有这些提到的私校的都有。基本同意对 Ruyton 的说法。“跟攀”文化存在。还有就是学生“要取得成绩”的压力很大。学校给老师的压力也大。

Strathcona 确实更接纳包容不同的文化。但现在听说也在向“要成绩”的文化靠拢。另外音乐方面应该会随着新的音乐系主任的到来增强了。

和 Strathcona 类似, Camberwell Girls 也没有看不起人的文化,吸引了大比例的亚裔女生,考试成绩很好。这两所学校很像。

Fintona 很好但很小。一些学生因为该校保守、文化不多元而转走。


就单从我参加 school tour 的感觉来说,Strathcona 师生都很投入热情;Camberwell Girls Grammar 就 “冷” 很多,而且有那种你说 Fintona 的那种不多元感觉。


说到一个学校能提供的课程丰富程度,这跟学生数量有直接关系。有的学校就算提供了某门课,但时间选择很有限,你在那个时间段有另一门课的话就没有避免时间冲突的办法。学生多的学校就好很多。


– 明智教育咨询预约主页:www.b2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