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教育专业人士 (Brighton 知名私校一位副校长)分享了学生如何学习的一些经验/观点。其中一点是:运用 认知量理论。

人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开始阶段必然是觉得不熟悉的东西四面八方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大脑不好处理。而学习深入了之后,就可以把每个复杂的知识点所含的复杂内容有机地掌握。这样,虽然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量是迅速增加的,但认知量其实可以减少。

想象一下年轻人学开车的过程。最开始必然是手忙脚乱,觉得顾不过来,虽然其实都是最基本不过的东西 - 此阶段认知量较高,知识量其实不高 - 这是学习不熟悉的新知识的必然过程。等到掌握了驾驶技术,即使很复杂的操作也学起来轻松自如。

好老师和差老师其中一个区别就是,好老师能够针对学生安排每阶段的认知量,同时减少学习精力阻尼,结果就是学生学习效率高,越学越好。相反,差老师设置学习任务不当并且一刀切,导致假会(虚假(貌似)掌握了知识点,其实没有真掌握)、认知量没有学习精力的匹配、最后学生费了大力气掌握的还只是初级的知识量,更不用说学生学习逆反心理 - 这样的话对进一步的学习制造了人为障碍。不光耽误了学生的时间、精力,还造成深度的负面影响。


– 明智教育咨询预约主页:www.b2se.com